
近日,甘肅省文物局、省財政廳聯(lián)合下發(fā)了《關于2019年度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績效考評情況的通報》,公布了2019年度全省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績效考評結果,天水市博物館在此次績效考評中獲得95分,天水民俗博物館獲得91分,皆評定為“優(yōu)”等次。
天水市博物館成立于1979年,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承擔著天水地域內文物的征集、保管修復、陳列展覽、科學研究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天水伏羲廟、胡氏古民居建筑(天水民俗博物館)的保護管理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太昊伏羲祭典”禮儀的保護與傳承等多項工作任務,常年向社會免費開放。市博物館現(xiàn)有各類藏品38989件,其中三級以上文物1188件。展覽內容以“文化天水”為主線,包括序廳、基本陳列和書畫碑拓、瓷器、彩陶、銅器、宋墓復原等6個專題陳列,隋貼金彩繪圍屏石榻特展1個,以及2個臨時展廳和1個多媒體演播廳,豐富的館藏文物和輔助展品展示了天水悠久燦爛的歷史文化。

天水市博物館歷年來高度重視免費開放工作,在省文物局、市文旅局正確領導下,連續(xù)多年考評為“優(yōu)”等次。2019年,在文化傳播、社會教育、講解服務、管理運行、安全保障、基礎工作等方面,進一步拓寬工作思路,強化工作措施,加強宣傳工作,全方位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質量和水平,贏得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取得顯著的社會效益。先后獲得國家、省市各類獎項30多項,如“鄭振鐸——王冶秋文物保護工作先進集體”“中華旅游文化杰出貢獻獎”“中華旅游文化品牌博物館”“全省文化遺產保護先進單位”“甘肅省社會科學普及示范基地”“甘肅省網(wǎng)紅打卡地”等。
天水市博物館和天水民俗博物館將以此次考評為契機,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擔當文化使命,堅持科學辦館,自覺服務社會,把陳列展覽同弘揚中華民族先進文化相結合,把社教活動同提升人民自豪感幸福感相結合,將博物館打造成為展示天水文物的殿堂、宣傳天水文化的窗口、研究天水歷史的陣地,讓博物館更好地服務于天水經(jīng)濟和社會全面發(fā)展。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