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lián)村聯(lián)戶:大學生村官爭做農民增產增收的指導者

眼下正值農田果園管理的最佳時節(jié),秦安縣53名大學生“村官”進村入戶、深入田間地頭,掀起了一股助農支農熱潮,以他們的實際行動詮釋著“村官”的職責,而藺志明就是其中的一位。
藺志明于2010年9月任王尹鄉(xiāng)王川村村主任助理,今年28歲的他,高高的鼻梁上架著一幅近視鏡,文靜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村里時常閃動著他熱情善良的身影:為困難家庭定計劃,幫空巢老人助春耕,當?shù)厝罕娪H切地稱他為“眼鏡村官”。
王川村有5個村民小組,288戶1323人,其中果園面積2000多畝(新植果園870多畝),經濟來源以果品為主,但由于老化嚴重,新果園 “青黃不接”,是該鄉(xiāng)的重點貧困村之一。

寇五常是該村的貧困戶,老伴常年患病,兒子兒媳外出務工,家里無任何勞力。在得知他家的情況后,藺志民經常利用空余時間,幫老倆口挖地、搬運化肥,“承包”了不少體力活。最近,寇五常要種洋芋,藺志民脫去外套、挽起衣袖、卷起褲腿,腳踩泥土,手捧洋芋籽,走一步丟下一顆,不到三個小時,眼前的一大片田地就全部種上了。“這段時間多虧志民來幫忙,我和娃他爸輕松多了!币徽f起藺志民,寇五常老伴就會露出滿臉笑容。
在寇來喜家的果園里,老倆口正忙著為蘋果疏花疏果,不大的果園綠意蔥蘢,每一朵丫枝旁都長著一簇如蠶豆般大小的蘋果,為保證蘋果質量和個頭,只能留住一顆。老人上下梯子很不方便,一樹果子疏下來,就已累得氣喘吁吁。藺志民看見了,徑直走向果樹旁,為老人幫忙。老倆口想上前止住,“這個我很在行,也比你們倆要靈活些,就不要再推辭了!闭f著幾步爬上了梯子,在果樹的頂上就干開了,寇來喜一邊叮囑要當心,一邊給老伴說,“這娃娃就是這么實誠!”
藺志民在“聯(lián)村聯(lián)戶”心得體會中寫道:“深入基層聽心聲,服務群眾無止境,只有到基層去,才能真正汲取需要的養(yǎng)分;只有到基層去,才能增添為民服務的動力;也只有到基層去,才能找到破解難題的方法!”
自“雙聯(lián)富民”行動開展以來,全縣53名大學生“村官”奔走在田間地頭,為廣大群眾傳授農業(yè)生產技術,把群眾增收、增產問題擺在首位,切實為群眾增收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使群眾增產、增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開展好農村產業(yè)結構調整,根據不同的地理環(huán)境、區(qū)位優(yōu)勢、群眾基礎、結構習慣等因素,形成“一村一品”特色經濟實現(xiàn)增產、增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