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4日(農歷四月初八),經過夏雨洗禮,樹木蔥蘢,古柏參天的天水市南郭寺迎來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廟會,俗稱“四月八山”的南郭寺,在這一天居于秦州城及周邊的香客,男男女女扶老攜幼朝著南郭寺紛至沓來,祈福納祥。

“四月八”,佛教稱為“浴佛節(jié)”,據說這一天是釋迦牟尼佛誕生的日子。當天,雨后的南郭寺空氣清新,滿目蒼翠,游人如織,一展古剎的別樣風韻。為了保障今年的廟會順利進行,南郭寺景區(qū)管委會、公安、消防、運管、衛(wèi)生等各部門通力合作,景區(qū)廟會秩序井然,平安祥和。同時,南郭寺景區(qū)管委會和運管部門專設了六輛免費愛心出租車,以供老弱病群眾使用,體現了景區(qū)的人性化服務,提升了景區(qū)旅游品質,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評。

在天水,四月初八,逛南郭寺廟會似乎已成為一種約定成俗的民俗活動。南郭寺歷史悠久,聞名遐邇。它保存了眾多的人文勝跡,是古秦州文化的象征。每年四月八都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人前來觀光攬勝或進行佛事活動。

南郭寺,又名妙勝院,俗稱“四月八山”。位于天水市城南兩公里處的龍王溝東側慧音山坳。它依山傍水,氣勢恢弘。前臨藉水,背負幽林,古柏蒼翠,巨槐參天,泉水北流,風景秀美,是遐邇聞名的古“秦州八景”之一的南山古柏所在地,譽為天水第一名剎。

建寺已有一千多年歷史的南郭寺,為歷代詩人墨客覽勝之地。中國唐代大詩人杜甫于公元759年流寓秦州(今天水),寫下一百余首贊美詩,其中"山頭南郭寺,水號北流泉。老樹空庭得,清渠一邑傳。秋花危石底,晚景臥鐘邊。俯仰悲身世,溪風為颯然"的一首傳神入化,故此,古往今來,更加引起人們對它的游興和向往。

南郭寺景區(qū)雖處市區(qū)卻鬧中取靜,尤其是盛夏之時,市區(qū)高溫酷暑,南郭寺卻清涼宜人,成為人們休閑納涼理想之地。南郭寺人文勝跡眾多,寺內的天王殿、觀音殿、地藏王菩薩殿等明清古建筑保存完整。寺內不僅有杜少陵祠,二妙軒碑、老杜秦州雜詩碑以及杜甫在秦州座像,也因寺內眾多的神奇而讓游人沉醉。旱盈潦縮,祈雨極為靈驗被稱為“靈湫”的北流泉,因水質甘甜,清純,富礦物質只而被人稱奇,也因杜甫著名的吟誦而成為“隴上名泉”。寺內眾多的古樹名木如“春秋古柏”、“龍爪槐”、“將軍槐”、“衛(wèi)茅”等都充滿了種種神奇或傳說而引人入勝,令人向往。

近年來,南郭寺不僅注重人文環(huán)境的營造,經常舉行各種書法、繪畫、詩會等文化交流。而且積極完善各種服務設施。現在景區(qū)內綠色綠樹成蔭,環(huán)境優(yōu)美,風景如畫。成為了人們修身養(yǎng)性,尋求精神慰籍的理想勝地。南郭寺不僅是古秦州燦爛文化的象征,它也承載著天水人的心靈記憶,一種秦州特有的韻味和情趣,承載著天水人閑適,從容不迫、豁達的生活方式。

有人說,沒有去過麥積山就好像沒有到過天水。而到了天水而沒有到過南郭寺,就好像沒有到過天水城一樣。由此可見。南郭寺在天水人心中有著怎樣一種沉甸甸的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