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融媒體中心3月26日訊(記者 郭韻)3月26日上午,電視紀錄片《星耀隴原》在武山縣鴛鴦鎮(zhèn)紅一方面軍長征強渡渭河紀念碑前舉行開機儀式?h委宣傳部、縣紅軍長征強渡渭河紀念館、縣委黨校、縣政協(xié)文史委、縣機關黨建服務中心、縣志編纂中心、縣融媒體中心、縣文物保護研究中心、特邀嘉賓、鴛鴦鎮(zhèn)黨員干部群眾代表和紀錄片全體主創(chuàng)人員參加開機儀式。

《星耀隴原》是以紅軍長征過武山為主要內容,為建黨百年獻禮的一部紅色題材電視紀錄片,計劃拍攝8集,每集15分鐘。
該片以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為主題,以“講好黨的故事,講好紅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為主線,每集貫穿兩條線索:一條挖掘紅軍長征過武山的歷史背景、發(fā)生在武山這方具有優(yōu)良革命傳統(tǒng)熱土上的一個個鮮活而感人的革命故事,一條展示武山人民建成小康社會、邁向新征程的生動局面。通過精心策劃和精良制作,力求打造一部經得起歷史檢驗的優(yōu)秀文藝作品,把紀錄片《星耀隴原》作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部分,在黨史鮮活的故事里更加堅定初心,激勵全縣黨員干部牢記“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激發(fā)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強大精神動力,讓紅色基因永葆活力。

該片采用主持人或嘉賓參與采訪全過程的方式進行,鏡頭聚焦當事人及其后人、事件關聯(lián)人,挖掘感人的故事,以紀實的手法全方位展示長征精神落地生根、開花結果,關照當下城鄉(xiāng)發(fā)展的巨大變化,體現(xiàn)歷史的變遷、時代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進而表達拍攝主題。
整部紀錄片計劃拍攝制作時間為兩個月,將在6月起開始在縣融媒體中心全媒體平臺進行展播,并作為全縣各級黨史學習教育的觀看片。
武山是一方革命的沃土、熱土,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有許多仁人志士投身革命、前赴后繼、犧牲報國,郭化如、車來保、張保英、何處等名字在武山大地熠熠生輝。從1935年9月中國工農紅軍第一方面軍進入武山,到1936年10月離開武山進入通渭的一年多時間里,紅軍三大主力部隊先后經過武山縣,傳播馬列主義,宣傳“抗日反蔣”的主張,發(fā)動群眾,減租反霸,摧毀反動政權,發(fā)展黨員,先后建立了中共劉坪黨支部,中共山丹區(qū)委,武山縣蘇維埃政府和山丹、鴛鴦區(qū)蘇維埃政府,建立了甘肅抗日救國軍第二路軍等組織,開展了波瀾壯闊的土地革命斗爭和抗日救亡運動,在我黨我軍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星耀隴原》的拍攝,將再次回望那段浴血奮戰(zhàn)的崢嶸歲月,挖掘紅軍長征過武山的歷史,重溫發(fā)生在武山這方紅色熱土上的一個個鮮活而感人的革命故事,以更好地銘記歷史、汲取力量、走向未來。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