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山縣各級文明單位堅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首要政治任務,創(chuàng)新工作思路,豐富學習載體,用活“四類課堂”激活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新動能,激勵廣大干部群眾在學思踐悟中提高本領,在推動發(fā)展上建功立業(yè),為建設幸福美好現代化新武山凝聚磅礴力量。

堅持以上率下,“理論課堂”讓學習“更系統(tǒng)”。領導干部帶頭開展專題學習、專題輔導、研討交流,努力在學思踐悟、知行合一、履職盡責上走在前、作表率。各單位區(qū)分層次研究制定專題學習計劃,依托中心組學習、“主題黨日”“專題黨課”“三會一課”“干部講堂”等形式,創(chuàng)新用好用活“學、研、測、賽+”等載體平臺,切實抓好干部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緊密聯系思想實際和工作實際,深刻領悟黨的二十大關于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大政方針和戰(zhàn)略部署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在全面學習、全面把握、全面落實上狠下功夫,做到常學常新、常思常悟、常研常得。

堅持黨性引領,“紅色課堂”讓學習“更鮮活”。結合武山豐富的紅色資源、革命遺址和革命故事,組織黨員干部到縣內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瞻仰紅色遺址、聆聽黨史故事、重溫紅色歷史,引導干部群眾聽黨史、強黨性、守初心。積極邀請老黨員、老戰(zhàn)士和先進模范等開展邀請先進典型人物現身說法,用身邊人、身邊事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立足崗位踐行擔當作為,激勵大家在新的征程上砥礪前行、接續(xù)奮斗,有效提升學習質量。同時,依托“文明單位1幫1”等文明實踐項目實施,深入基層開展分眾化、對象化、互動化宣講,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人心。

堅持因地制宜,“在線課堂”讓學習“更靈活”。充分運用“互聯網+”技術,打破學習宣傳時空限制,依托網站、微信群等網絡平臺資源,探索“新媒體+理論宣講”模式搭建理論宣講云平臺,開辦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專欄,定期推送權威信息和理論文章。充分利用“學習強國”“甘肅黨建”武山平臺、黨員微信群、“微支部”等新媒介,每日更新學習內容,及時推送學習資料,構建起了人人皆學、時時可學、處處能學的“在線課堂”,方便廣大干部隨時隨地學習宣傳黨的二十大精神。

堅持學以致用,“田間課堂”讓學習“更深入”。將黨的二十大精神與當前各項重點工作相融合,與文明單位、村鎮(zhèn)創(chuàng)建相融合,結合實際,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結合主題黨日、結對聯系、志愿服務等,聚焦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扎實開展主題實踐活動,積極為群眾排憂解難,把學習貫徹的觸角延伸到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進一步凝聚干事創(chuàng)業(yè)合力,切實把學習貫徹成效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fā)展的生動實踐。
(來源:武山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