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教育,國之命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于個人,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于國家,師者,是百年大計的基石。教師重要,就在于教師的工作是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為弘揚全縣尊師重教的氛圍,發(fā)揮優(yōu)秀教師的引領示范作用,調動全縣教師進一步增強使命感和榮譽感,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縣新聞中心自即日起開設《園丁風采》專題報道,展示教師扎根基層、甘于奉獻的感人故事。
馬勇:為鄉(xiāng)村教育盡自己最大的心力

馬勇現為張家川縣恭門學區(qū)付川小學校長,自從大學畢業(yè)就在恭門學區(qū)基層學校從教近十八載。不管工作環(huán)境有多么艱苦,他無怨無悔,都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都能獨當一面,受到了上級領導和當地群眾的一致稱贊和認可。

在恭門學區(qū)城子小學工作時,當地群眾對孩子上學一事重視不足,農閑時到校同天,農忙時幫父母務農放牧。就此,馬勇主動同村干部及時聯系,他們一起做群眾工作,動員學齡兒童和失學兒童入學。正是在他苦口婆心、不怕冷眼、上門動員適齡兒童和失學兒童入學的情況下,那些自然村才改變了村里不讓孩子上學或農閑上學忙時務農的狀況,而且,他不惜一切代價,努力讓這些孩子能“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2004年,因工作需要,馬勇老師調入付川小學擔任校長職務,在他即將離開城子村時,他教過的學生和村民們都趕到村口為他送行。城子村老支書送他時說:“馬老師,你來我們村教書,積了大德,娃們不再是睜眼瞎了,你為他們的將來打開了門路”。治窮必先治愚,這正是馬勇同志為山區(qū)教育事業(yè)做出貢獻的見證。

馬勇任付川小學校長后,他發(fā)現了一棟舊廁所和一棟舊庫房快要倒塌,嚴重威脅著師生的生命安全。于是他果斷的做出決定:拆除舊房,想辦法自籌資金,新建一座庫房。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里,舊房拆除了,新房蓋起了。同時,他在保證正常教學的同時,帶領教師利用雙休日粉刷教室內外,校園內外,使原來臟、亂、差的校園一下子以一種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面前,贏得了村委會和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他尊敬老同志,照顧年輕同志,提倡生活相互幫助,工作中團結共進,在他的團結帶領下,學校教師工作積極性高,責任心強。付川小學的一位同事這樣評價馬勇,“兩基”工作在那幾年是重頭戲,馬勇帶領學校一班人,旗幟鮮明的提出了“保證質量,主攻‘兩基’”的口號。一方面,他作為教學骨干和帶頭人狠抓教育教學質量,加大教研教改力度,帶領教師學習研究新教法,而且還成功承辦了“恭門學區(qū)‘兩基’攻堅暨東片新課程改革研討會”,并在張家川縣電視臺新聞欄目中播放,使新課程改革的學習和推廣在付川小學得以優(yōu)先。平時,積極深入課堂聽課,召開學生代表會議,針對學生意見,走訪村委會、村民,了解和征求大家對辦學的意見和建議,取得了各方面的支持,改進了學校工作,使付川小學的教學質量有了很大起色。2005年,在全學區(qū)各種量化考核中僅次于中心小學,排名第二。特別是在2004年至2005年這一年中,馬勇先后組織教師勸返適學兒童八名,使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了百分之百、深入各巷道書寫“兩基”宣傳標語二十八條計三百多字,位居全縣之首,使“兩基”工作深入人心。作為校長,他在全力抓好教學質量的同時,也沒有忘了抓校園硬件建設,在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前提下,他合理使用學校經費的同時,多方籌措,爭取支持投入四千多元,進行校園綠化,一萬五千多元用于校園硬化,一萬三千多元進行校園靚化,結束了校園長期以來的荒蕪現象,完成了教室現代化通電設備的安裝,使電化教學能夠在課堂運用,并結束了長期以來教室無電照明,學生點燈學習的現象;先后開辦掃盲班八期,每期兩班共掃除青壯年文盲三百四十多人;設立圖書室一個,購買圖書九百余冊,使生均圖書達到6。8冊,儀器室一個,并在校園內書寫名言警句,對學生全方位進行文化陶冶勵志教育,真正把學校辦成了一個能教書育人,能掃盲立志,能凝聚人心給人希望的鄉(xiāng)村“燈塔”。

在教學教研活動中,馬勇老師可謂是行家里手。教數學,善于使枯燥的數學概念變得有趣,善于教學過程的引導學習,善于和學生以朋友的關系共同探討知識、研究問題,善于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大膽創(chuàng)新。他認為,只要學生掌握了學習的技巧、培養(yǎng)了學習的興趣,注重知識探究,那么就能學到真知,就能運用所學知識智能發(fā)展就能水道渠成。教語文,他倡導和重視朗讀教學的效應,讓學生在朗讀中領悟文章的意境,體會文章的寫法,探索“以課文為啟迪,寫有創(chuàng)意的、比課文好的作文”的寫作教學新路子,他倡導從整體出發(fā),深入淺出學課文,追求至少一課一得的教學效應。2002年他講授的《桂林山水》一文在全市“電化教學優(yōu)質課”評比中榮獲三等獎。他教思想品德課,善于把課本知識同學生的家庭、學校、生活實際聯系起來,從培養(yǎng)學生判斷是與非的觀念入手,對學生進行知行統(tǒng)一的教育與引導。由于馬勇老師一門心思撲在教學工作上,所以他在不同學校所教的不同學科的成績,無論是學區(qū)統(tǒng)考、競(抽)考中均名列前茅。
功夫不負有心人,馬勇和他的同事們的辛勤付出,使得付川小學這所將近三百名學生,十八名教師的學校,教育質量由原來的全學區(qū)十八名上升至第二名,檔案管理建設成了全學區(qū)的樣板。2006年元月,全市掃盲工作會議在張家川縣召開,付川小學作了經驗交流;同年,付川小學被學區(qū)評為“‘兩基’工作先進單位”,“掃盲工作先進單位”,獎勵一千元人民幣,這在全縣尚屬首例。馬勇也在2005年獲得“縣園丁”光榮稱號;2006年獲得學區(qū)“優(yōu)秀校長”榮譽稱號,同時被評為縣“兩基”攻堅先進個人;2007年被評為市級骨干教師;2017年又被評為“縣園丁”
恭門學區(qū)負責人竇永紅這樣評價馬勇老師,馬勇同志是一名在鄉(xiāng)村工作的普通教育工作者,他一心撲在教育教學工作上,為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勤勤懇懇、任勞任怨,作為小學校長,管理上有思路有點子,善于管理老師,自己能夠以身做則,可以說把青春獻給了邊遠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用馬勇老師的話來說,繼續(xù)努力,為鄉(xiāng)村教育事業(yè)盡自己最大的心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