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嫩草网,av在线更新,天天弄天天操,久久伊人热,天天综合天天操,97超碰在线免费,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張川>>正文
【時代先鋒】張棉鄉(xiāng)馬夭村支書何永新的中國夢(圖)
(2018/3/19 11:47:11)  來源:張家川縣新聞中心  打印本頁

扎進深山48年,咬定青松不放松

——張棉鄉(xiāng)馬夭村支書何永新的中國夢

  從17歲起到村上當會計到現(xiàn)在當村支書,我已在馬夭村工作了整整48個年頭。還有一年的時間我就要退休了,真的有點不舍,我對馬夭這片熱土懷有深厚的感情。感謝縣委、縣政府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際給我的表彰獎勵,做為一個土生土長的馬夭人,我覺得我做的還不夠好不夠多。當然,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曾經山大溝深條件差,無路無水的馬夭村現(xiàn)在大變樣,這歸功于咱們黨的正確領導,這種獲得感和幸福感我深有體會。3月12日,在張棉鄉(xiāng)馬夭村烏龍頭種植基地何永新接受筆者的采訪時動情地說。

(馬夭村通上了硬化的水泥路)

  何永新,男,漢族,生于1953年4月,中共黨員,高中文化程度,現(xiàn)任張棉鄉(xiāng)馬夭村黨支部書記。自全縣打響精準扶貧攻堅戰(zhàn)以來,該同志立足崗位,主動作為。作為一名老村黨支部書記,他帶著對農村的熱愛和群眾的感情,充分發(fā)揮精準扶貧滴灌“管道”疏導作用,圍繞“六個精準”,進村組、入農戶、奔走于田間地頭,調查摸底、總結經驗,撲下身子鉆研業(yè)務、解民憂、幫民富。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把對黨的忠誠和工作的敬業(yè)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處處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風采,始終堅守了一名村黨支部書記的敬業(yè)精神,這一份勤懇,這一份執(zhí)著,贏得了全村群眾的一致好評。

(何永新在馬夭村烏龍頭種植基地)

  馬夭村有8個村民小組280戶1470人,是一個回漢雜居的深度貧困村,2013年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31戶762人,貧困發(fā)生率為58.98%,2014—2017年脫貧89戶544人,現(xiàn)有貧困戶42戶218人,貧困發(fā)生率為了14.8%。全村耕地面積3563畝,人均占有耕地2.45畝。2017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4560元。

  深入大山撲下身子。今年65歲的何永新,1970年在馬夭村當會計,1990年起至今在馬夭村任村支書。用他的話來說,他的一生都與馬夭有關,他離不開馬夭,他熱愛馬夭并很高興地為馬夭的回漢群眾服務一輩子。原來我們馬夭村真的太貧困了,水電路幾乎不通,可以說我們是真正的山里人,用與世隔絕來形容一點不為過。2011年,我們村上的東山、毛峽、毛灣等組在水利局的協(xié)調幫助下,村民們都吃上了安全飲水,終止了全村飲水不安全的歷史,F(xiàn)在莊天二級路通過我們村,并結合“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硬化了東山、大河、毛灣、毛峽等自然組的通組道路共7.19公里,群眾的出行難問題得到了解決。當然我們村班子成員在工作中會遇到不少困難,也會碰到不少釘子,我們大家集思廣益,主動和群眾溝通,心中的疙瘩都就解開了。沒有什么過不去的坎,只要你是個有心人。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要你踏實肯干,他們還是會支持你;叵肫疬@幾十年奮斗的過程,是充實的也是快樂的。因為我的家鄉(xiāng)馬夭村確實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何永新高興地給筆者講起馬夭村的發(fā)展變化。

(馬夭村通上了安全飲水)

  走村串戶理清路子。 “思路決定出路”。何永新同志立足馬夭村精準扶貧“1+17”需求,緊緊圍繞增加農民收入這個核心,軟硬兼施,補齊短板,結合交通道路建設、安全飲水、異地扶貧搬遷、危房改造、教育事業(yè)、醫(yī)療衛(wèi)生事業(yè)、富民產業(yè)七大任務,把任務明確到戶,從內容上精準扶貧,找準脫貧致富的路子,把關制定和完善村級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將精準扶貧工作內容全面細化;堅持全面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結合、硬件強化和軟件提升相結合,有針對性地制定扶持措施,把改善發(fā)展條件、增強發(fā)展能力工作做細做實做足,做到減貧內容精準到人,確保完成減貧任務!安粧仐壝恳粦糌毨簟保@是何永新同志對精準扶貧工作的態(tài)度。針對貧困戶缺技術、自身發(fā)展能力不足等因素,他和村班子成員宣傳號召42人參加了“伊香牛肉拉面師”技能培訓,35人參加了種養(yǎng)殖技能培訓。并發(fā)放專項貸款68戶340萬元,有48戶利用貸款資金發(fā)展壯大養(yǎng)殖規(guī)模,12戶利用貸款資金在北京、蘭州、武漢等城市發(fā)展餐飲服務業(yè)。

(馬夭村異地扶貧搬遷項目)

  產業(yè)致富找準路子。何永新帶領村兩委和駐村工作隊一起對標貧困村脫貧指標進行反復探討和總結,結合馬夭村村集體經濟薄弱,產業(yè)發(fā)展路子窄這一難題,積極爭取省委組織部大學生村官創(chuàng)業(yè)項目,總投資15萬元,于2017年3月采取流轉土地方式開展種植烏龍頭50畝。種植經營采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的形式,項目建設前,成立馬夭村富民種植農民專業(yè)合作社,入社會員13人。按照項目8年規(guī)劃,流轉農戶土地,簽訂流轉合同,并一次性結付土地流轉費用及青苗補償費用4.24萬元。合作社負責烏龍頭種植項目的具體操作實施,實行集中種植、封閉管理,實現(xiàn)種植規(guī)范化,管理科學化。項目建成后,三年時間可產生收益,將實現(xiàn)年產烏龍頭2萬斤,每畝收益2200元,年正?偫麧欉_到11萬元,按照“4+2+4”利潤分紅模式,村黨支部按照總利潤的40%,每年分紅44000元為村級集體經濟積累資金,合作社按照總利潤的20%,每年分紅資金22000元用于種植管理維護工作,貧困戶每戶每年可分紅4400元,連續(xù)5年。土地流轉期滿后,村級集體經濟積累預計達到24萬元,根據群眾自愿,可繼續(xù)簽訂流轉合同,開展種植項目,既充分利用了馬夭村的閑余勞動力資源,又很好地保障了村級集體經濟積累,實現(xiàn)了村和農戶的雙向促進、雙向發(fā)展,為實現(xiàn)全村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

(馬夭村清潔員清掃村道)

  說起2018年的打算,何永新信心滿滿,他們村將抓好易地搬遷21戶129戶人的后續(xù)工作,計劃完成250畝的烏龍頭種植,完成村陣地和文化舞臺建設。

  何永新同志作為一名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普通黨員,幾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崗位上扎實苦干,在脫貧致富的行程中積極作為,致富路上書寫的是群眾致富的希望,廣袤大地上沉淀的是群眾致富的基石。在何永新同志身上,民本是其思想基礎,實干是其公仆情懷,創(chuàng)新是其不懈追求。面對馬夭村精準扶貧工作穩(wěn)中有進,他從不止步,更不自滿,正如他所說的“責任使命在肩頭,脫貧致富在路上”。

(馬夭村烏龍頭種植基地)

(馬夭村歷年來獲得的榮譽)

(天水在線編輯:李俊鋒)

攝影相關圖片
三月的天水,玉蘭花開正艷(圖) 天水伏羲廟春祭精彩紛呈(圖) 天水自古出女神,有詩為證(圖) 天水白娃娃燁冉(圖) 天水的年是一場全民狂歡!(圖) 這樣的天水年,是否如你所愿!(圖 自由路的玉蘭已經含苞待放(圖) 戊戌年春祭伏羲之送神儀式(圖) 為濃濃的秦州年點贊(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