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16 12:33:09) 來源:新華網 打印本頁 |
新華網社濟南2月16日電 題:山東濟寧評定“十差干部”沖擊波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張曉晶
十名中層干部被評定為“最差”,在當地媒體上點名通報。 新春伊始,山東省濟寧市2008年“十差干部”的姓名在這個城市廣為流傳。沸沸揚揚的議論中,有對這一轉變干部作風措施的肯定,也有對評定標準是否科學的質疑。
震動:“十差干部”出爐
執(zhí)法人員亂罰款隨口開價,有的查超載“大蓋帽”一伸,司機就往里放錢……春節(jié)過后,濟寧市召開的第一個全市干部大會是轉變干部作風動員會,會上播放的一個個暗訪鏡頭讓在場的干部吃驚地張大了嘴巴。
更令人吃驚的是,會上不僅大張旗鼓表彰了“十佳”中層干部,而且通報了“十差干部”的名單,并隨后在地方媒體上公布。“十差干部”大部分出自城建、稅務、財政、交通、公安等部門。
“公開通報"十差干部"的姓名、工作單位,從來沒有過!睅孜辉诂F場參加會議的干部說,聽著宣讀名單,感覺到從未有過的震驚和震撼。濟寧市交通局紀委書記鮑業(yè)軍說,本局一名干部在會上被通報,但事先沒有得到一點消息,直到聽到這名干部的名字,才驚出一身汗。
針對轉變干部作風,進行暗訪、實時監(jiān)督的是濟寧市優(yōu)化發(fā)展環(huán)境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兩個機構。這“兩辦”與市紀委糾風辦、投訴中心合署辦公,專門受理、查處影響發(fā)展環(huán)境、干部作風存在的突出問題。
濟寧市紀委常委、監(jiān)察局副局長、優(yōu)化辦、作風辦主任鄧煒介紹,2008年初,濟寧市確定開展全市干部作風建設年活動,評選“十佳十差”中層干部是其中一項內容!拔覀兿胱審V大干部和老百姓知道,政府轉變干部作風動真格的了!编嚐樥f,“盡管指名道姓地批評可能會對有些單位或個人帶來不利影響,但是我們不怕家丑外揚!
爭議:是不是打“死老虎”?
“十差干部”大多數出自執(zhí)法部門,而且全部已經受到法律制裁和紀律處分,其中8人已經被司法機關介入調查,有的已被判刑;另兩人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因此,有人認為,濟寧拿已經被刑事判決或者涉及重大案件已被通報過的“原”干部來湊數,是在打“死老虎”,是一種“作秀”。如果真的決心懲治不良風氣,為什么不從在任的干部中讓百姓評“十差”?
鄧煒解釋說,“十佳干部”人選采取先由部門和縣市區(qū)推薦、后評選的方式;而“十差干部”人選讓基層推薦難度很大,市優(yōu)化辦和作風辦就從2008年市民舉報、明察暗訪查處的執(zhí)法人員違紀事件以及紀檢監(jiān)察部門、公安機關、檢察院等查辦的有關案件中,初步篩選出16名候選人,經過初評大會投票、市委常委會研究,最終確定了“十差”。
他說,市優(yōu)化辦和作風辦發(fā)現干部存在問題就會馬上查處或進入司法程序,等到年底評定“十差”時這些干部已經被查處,這與從“在任干部”中評定“十差”并不相悖。
“十差干部”之一的金鄉(xiāng)縣公路局路政科原科長王立軍(已判刑)就是被優(yōu)化辦、作風辦查處而案發(fā)的。濟寧市各路段運輸車輛超載嚴重,接到群眾舉報后,優(yōu)化辦、作風辦工作人員經過三天暗訪,發(fā)現王立軍收受賄賂放車通行的事實。優(yōu)化辦、作風辦干部高希強說:“王立軍收了錢就存銀行,已經積累了不小的數額,當時在他身上就發(fā)現一個高達幾十萬元的存折!
如今,濟寧城區(qū)各路段超載現象得到有效治理。不少運送沙石料的司機向記者反映,之前大家為利潤爭搶著多載,為了不被查辦還要花錢買平安,現在執(zhí)法人員公正執(zhí)法,司機守規(guī)矩了,運送重量雖少但次數增多,不但心里踏實利潤也增加了。
沖擊:干部驚呼“狼來了”
盡管有爭議,但“十差”評定對濟寧廣大干部的沖擊之大仍出乎意料。一時間,機關干部驚呼“狼來了”,查干部作風動真格的了。
鮑業(yè)軍說:“拿交通部門來說,盡管長期以來十分重視執(zhí)法作風建設,但執(zhí)法不規(guī)范現象難以杜絕。郝留柱被查處通報后,對交通部門廣大干部是個警醒,今后絕不能再出現郝留柱這樣的"十差"干部了。”
郝留柱是濟寧市交通局稽查支隊一中隊原負責人,在交通稽查中收受好處14次6萬余元,將其中的2.3萬元據為己有,其他分給他人。去年10月被檢察機關立案查處,后被判處三年有期徒刑,緩期五年執(zhí)行。
濟寧市國稅局干部韓技華說:“"十差干部"所犯的都不是大案要案,他們是我們身邊的干部,有些人我們都認識,這對廣大中層干部的震撼更強烈。”
記者在濟寧市交通、稅務、統(tǒng)計等部門采訪,很多干部認為,以前雖然各項規(guī)章制度也很健全,但是批評干部不點名不道姓,總有個別干部抱有僥幸心理。現在,優(yōu)化辦、作風辦干部常常扮成當事人、納稅人和打官司的群眾到各部門暗訪,對干部的監(jiān)督更有力了。
濟寧市委書記孫守剛認為,干部是一個地方發(fā)展最重要的資源,干部作風是一個地方最重要的環(huán)境。時至今日仍有企業(yè)反映,有的項目審批還要蓋100多個公章,跑60多個部門,沒有兩三個月下不來;據對濟寧市360家企業(yè)調查,一年中企業(yè)與政府部門打交道時間一般在58天以上,而在杭州只需要6天;針對企業(yè)的亂檢查、亂收費仍然屢禁不止。這些問題禁而不絕,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在干部作風建設上沒下狠心,沒有較真。治頑疾要出重拳。
思考:讓干部對群眾有足夠的敬畏之感
長期關注干部隊伍建設的政治學專家包心鑒認為,濟寧市評“十差”的初衷值得肯定,但是評選的程序和效果值得商榷。“差”干部應該是不夠黨紀國法處理,但在執(zhí)法為民、服務群眾或廉潔自律方面,群眾意見較大的干部。這十名干部都已經受到法律和黨紀處理,已經不是“差”的問題了。
他說,當前關于干部監(jiān)督管理的各項制度已經比較完善,要使制度真正落到實處,必須在干部優(yōu)劣評選過程中讓群眾有真正的發(fā)言權。可以先設定干部優(yōu)劣標準,讓群眾開門評選,干部只有對群眾有足夠的敬畏之感,才能把作風轉變落到實處。
據了解,濟寧市“十佳十差”中層干部評選活動將沿著讓群眾參與作風建設這個思路,進一步加大對行政執(zhí)法人員的監(jiān)察力度,創(chuàng)新“差”干部評定形式,加大正反兩個典型通報的力度。鄧煒說:“目前正在計劃實施市民監(jiān)察團進機關,在干部作風建設方面,將加大群眾監(jiān)督力度,進一步擴大社會知情面和參與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