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民眾冒雨祭羲皇
昨日,2007年民間祭祀伏羲大典天水舉行
今日,2007年全球華人公祭大典隆重揭幕

圖為卦臺山(配圖:天水在線)
本報天水訊(記者王蘭芳)6月21日,位于天水市麥積區(qū)渭南鎮(zhèn)的卦臺山上彩旗飄飄,嗩吶齊鳴、禮樂聲聲。在翠柏的掩映下,香煙繚繞中,2007丁亥年民間祭祀人文始祖太昊伏羲大典拉開序幕。與公祭不同的是,此次前來祭祀伏羲的3000多人都是來自十里八鄉(xiāng)的普通百姓。今日,由省政府主辦、天水市政府承辦的2007年全球華人公祭伏羲大典將隆重揭幕。

21日上午,盡管下著小雨,但在麥積區(qū)卦臺山的山腳下,會集了3000多名普通群眾,他們?nèi)宄扇骸⒎隼蠑y幼冒雨參加一年一度的祭祖活動。在卦臺山山門臺階兩邊,龍旗飄揚,莊嚴肅穆。9時50分,民間祭祀人文始祖活動在卦臺山伏羲大殿高檐下的闊廊中開始。在主祭人鏗鏘有力的“民間祭祀伏羲大典現(xiàn)在開始”聲中,12響禮炮拉開了祭典的序幕。之后,執(zhí)事者各執(zhí)其事,獻祭品、奏樂、擊鼓鳴鐘、燃燭、上香、跪拜、獻祝文、獻匙箸、獻酒、獻羹粥、獻肴、獻茶、獻糕點、獻時果、宣讀祭文、焚祭文等儀程在主祭人和陪祭人的頻頻大禮下,持續(xù)了一個多小時才完畢。在整個祭典過程中,嗩吶齊奏,鑼鼓共鳴,鐘聲喧天,香煙繚繚。參祭的人群時而靜若幽谷,時而鼎沸如潮。祭祀大禮告成后,主祭人、陪祭人、參祭人瞻仰伏羲圣容。祭祀大典之后,來自民間的各種文體娛樂活動助興上演,把卦臺山的民間祭祀活動推向高潮。

據(jù)了解,民間祭祀伏羲的歷史最早可追至漢代,伏羲被定為春皇,祭祀在春天舉行;唐玄宗天寶六年,朝廷確定每年春季三月三日,秋季九月九日祭祀三皇;金、元兩代沿襲;明代,將卦臺山的祭祀日期定為每年仲春、仲秋的上丙日,即二月三日和八月三日舉行。明朝年間伏羲廟建成,官祭伏羲移至秦州城,卦臺山遂成為民間祭祀伏羲的中心,祭祀日期便改為每年農(nóng)歷正月十六、二月十五兩次舉行。至文革時期廟內(nèi)建筑全被摧毀,祭祀活動停止。1981年,群眾自發(fā)組織恢復祭祀活動,并重修廟宇。從此將正月十六、二月十五、五月十三(龍的誕辰日)定為祭祀日,一年舉行3次,且日益隆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