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潘石屹出生在甘肅天水的石咀村。文革期間,潘石屹的父親被劃為右派,那些年,潘家一年中總有幾個月處于斷糧的狀態(tài)。貧困,是烙在潘石屹童年中最深的一道記憶。
上世紀80年代末,為了不在機關(guān)做一個“多余”的人,潘石屹扔掉鐵飯碗,只身下海來到南方。在賺到第一筆錢后,潘石屹就為家里買了一臺電視機,當時他的母親已經(jīng)癱瘓在床,一臺小小的電視機正可以幫她排遣心中的寂寞。在那之后的兩年,潘石屹都會在過年時回到天水,坐在炕上陪著家人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
而1990年的除夕夜,是最讓潘石屹難忘的一個春節(jié)。當時他已經(jīng)來到海口,和別人承包了一個磚廠,潘石屹任廠長兼法人代表。1990年春節(jié)前夕,一場臺風的降臨讓當?shù)乇姸嗥髽I(yè)蒙受了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潘石屹的磚廠也處于停工狀態(tài)。
那年大年三十的下午,沒錢回家的潘石屹和朋友逛遍整條街才找到一家大排檔,他們一人吃了一碗面條。告別朋友后,孤獨的潘石屹為了找回一點過年的感覺,來到一家招待所,請求服務員讓他看一會兒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但是剛過9點半,服務員便下了逐客令——人家要休息了。
“被趕出來后,我覺得特別孤單。因為我覺得即使不能和家人在一起,看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至少也是精神上的一種彌補。”潘石屹說,那也是他唯一一次沒有將“春晚”完整的看完。
盡管那是一段艱苦的歲月,但潘石屹還是堅持了下來,直到鄧小平南巡講話后形勢有所好轉(zhuǎn),他和馮侖等人共同成立了“萬通”的前身——“農(nóng)高投”,并終于在海南挖到了第一桶金。
90年代初,潘石屹剛到北京考察房地產(chǎn)市場時了解到,北京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積僅有8平方米,而到了改革開放30年后的今天,這個數(shù)字已經(jīng)超過了20平方米。當年,潘石屹憑借敏銳的商業(yè)嗅覺,意識到北京房地產(chǎn)市場蘊藏的巨大潛力,在1995年創(chuàng)立了SOHO中國。今天,SOHO不僅成為居家辦公的代名詞,也代表著一種時尚、輕松、自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tài)度。
2009之年:故地重游
今天在北京市的核心商務區(qū),人們看到越來越多的白領穿梭于SOHO標志性的白色建筑之間。SOHO的成功,讓潘石屹感到自己需要感謝的人很多。每到新年,他都會寫一封“新年賀信”寄給客戶、合作伙伴、員工以及朋友。
最近幾年,潘石屹在過年時最大的一個轉(zhuǎn)變就是多了一件事:“年度反省”!拔視聛砝潇o地思考一下:過去一年中都發(fā)生了哪些重要的事情,這些事情背后的奧秘是什么!
然而,一個更大的轉(zhuǎn)變就發(fā)生在2008年。過去,潘石屹的年度反省總是從SOHO中國的角度出發(fā),例如在2008年的賀信中,潘石屹就將SOHO中國的納稅數(shù)額、向社會捐款的金額等都一一列舉出來。
“今天再看,我覺得這樣的總結(jié)特別蒼白,也沒有必要拿出來和大家分享!迸耸僬f,分享要有意義,探討的話題范圍就應該更大一些,因為這個社會是一個整體,例如奧運會的召開、金融危機的爆發(fā)會對每一個人都產(chǎn)生影響!叭绻豢丛颍粚懡Y(jié)果,那太表面化了。”
因此在2009年的賀信中,潘石屹對SOHO中國所做的事只字未提,而是以全視角的方式對2008年發(fā)生的重大事件進行了反思。其中,他寫下了這樣一段耐人尋味的話,“有兩種力量讓我們邁向新世界。一種是破壞的力量,一種是建設的力量,這兩種力量缺一不可。我們既不要在危機的痛苦中沮喪,也不要被短暫的物質(zhì)繁華所蒙蔽。讓我們成為建設力量中的一份子,每天為新世界的建設努力工作。當我們驚訝地看到一座以單一的物質(zhì)發(fā)展為基礎的舊世界建筑坍塌時,回過頭來,另一座新的以精神和物質(zhì)共同為基礎的新世界建筑正迎向我們。”
現(xiàn)在,完成了反思的潘石屹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2009年,潘石屹計劃全家一起到博鰲過年。20年前,潘石屹曾在海南度過了一個人生中最孤單的春節(jié)。20年后,潘石屹將帶著妻子和孩子故地重游,這一次,他們要在那里共同度過一個溫暖的春節(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