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辦開網店“土貨”插上“云翅膀”

“東街電商”將華亭土特產賣向全國。本報記者胥廷輝
本報記者朱宇鯤 通訊員辛亞偉
近日,在華亭縣東華街道辦南新街社區(qū),記者見到來取快遞的馬惠琴,她說:“盡管我不會上網,可也時髦了一把。在社區(qū)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我在淘寶上買到了衣服!”馬惠琴告訴記者,周圍的居民通過“東街電商”有的購買衣服,有的還購買了華亭當地的核桃、土蜂蜜、土雞蛋。
據介紹,2015年7月,東華街道辦建成了華亭縣首家電子商務服務平臺——“東街電商”。服務中心設有展銷、咨詢、代辦、體驗4個功能區(qū),并開通了“東街電商”網上商城和手機微店,吸納華亭50多名從事電子商務的企業(yè)人員成立了電商協(xié)會,通過協(xié)會開展宣傳、推銷特產。
東華街道辦黨工委書記趙雅梅說,這家電子商務服務站,免費為群眾提供網上代購、代銷、充值、購票、創(chuàng)業(yè)開店、微生活體驗、家政服務代辦等服務,讓群眾“不會上網也能網購,沒開網店也可網售”。
在“東街電商”服務中心,記者看到展銷區(qū)陳列著包裝精美的華亭核桃、牛肉、土雞蛋、瓷盤畫、核桃工藝品、金銀花等華亭土特產,還有琳瑯滿目的刺繡、剪紙等手工作品。
東華街道辦電商負責人之一王寶成介紹,“這個網店銷售的農副產品和手工制品有20多種,都是我們從群眾手中收集上來地地道道的華亭土特產,通過網絡為群眾代銷代售!
工作人員李霞說,“東街電商”開通近4個月,銷售額已經達到23萬元,僅華亭鮮核桃就賣了13萬元。
“我在家里一邊制作手工藝品掙錢,一邊做家務,掙錢顧家兩不誤!闭f起電子商務的好處,社區(qū)居民韓買存喜上眉梢。她說,她手工制作的鞋墊、虎頭枕通過網絡銷往了北京、上海。有了好銷路,她還動員社區(qū)婦女做起了十字繡、香包、手工藝品等,姐妹們都有了“第二職業(yè)”。
不僅如此,東華鎮(zhèn)的李彥春還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買到了火車票。李彥春感慨道:“網上買車票,沒有售票大廳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也沒有排隊等候,方便快捷不說,還不收手續(xù)費,對我們老年人來說太好了!
王寶成介紹說,街道辦還在西華鎮(zhèn)青林村設置了“東街電商青林村服務站”,專門幫助群眾銷售家中的粉條、蕎面、山野菜、玉米榛子等土特產和手工藝品,幫助山區(qū)群眾脫貧致富。
如今,電子商務讓華亭“土貨”插上了“云翅膀”,讓網購、充值、訂車票等“微生活”走進了普通百姓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