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年的軍旅生涯,練就了他吃苦耐勞的精神,鍛造了他堅韌不拔的毅力,磨礪了他追求卓越的秉性。退伍之后,他始終牢記自己是一名軍人、一名黨員,在堅守工作崗位的同時,依舊心系國防建設,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深刻內涵。今年,他帶領的清水縣民兵應急排在7月份上級組織的群眾性練兵活動中,取得了西部七省市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本人獲評全國優(yōu)秀民兵教練員稱號,他就是清水縣博物館干部任海龍。
2000年12月,18歲的任海龍帶著年少時對軍營生活的無限向往以及親人的囑托和期望,離開了自己的家鄉(xiāng)清水,奔赴數(shù)千公里以外的邊疆地區(qū),開啟了個人的軍旅生涯。在軍營摸爬滾打的時光里,他始終以高標準,嚴要求約束自己,參軍第二年就在上級組織的光纜施工中表現(xiàn)突出榮立三等功,并于2002年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在8年的從軍生涯里,他為部隊贏得了諸多榮譽,個人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五次、多次被評為優(yōu)秀士官。
2008年12月,任海龍退伍后回到了老家,開始在清水縣博物館工作。步入新的工作崗位,他深知文物安全既是文物保護的紅線,也是文物保護的底線和生命線,做好文物安全的守護者意義深遠、責任重大。于是,他將這份責任牢記于心,把在部隊養(yǎng)成的良好工作作風帶入到守護文物安全的過程中來,日復一日地做好安全保衛(wèi)、消防安全和日常安全巡查等工作,肩負起守護清水縣文物安全的神圣使命。
卸下戎裝初心不改,扎根基層再建新功夫。2017年9月,任海龍接到任務正式進駐到松樹鎮(zhèn)的時家村,開啟了五年的駐村生活。入戶走訪,帶領全村發(fā)展特色產(chǎn)業(yè),和村民一同修路,與村上老人聊天……這些都成為了任海龍駐村時的日常生活。經(jīng)過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2019年,時家村實現(xiàn)了整村脫貧。整村脫貧后,任海龍依舊堅持在駐村幫扶的一線,繼續(xù)和全村干部群眾一同建設嶄新的時家村。2020年,任海龍獲得清水縣十佳退役軍人榮譽稱號。
退伍之后的任海龍,一方面在基層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默默耕耘,彰顯著軍人的本色和擔當;一方面心系國防建設,積極參加民兵訓練,發(fā)揮自身之所長擔任教練員,多次代表市里參加省上組織的各類比武競賽,均取得優(yōu)異成績。
今年6月,在接到縣人武部的通知后,任海龍以骨干身份帶領清水縣民兵應急排代表省上參加全國群眾性練兵考核,在時間緊、任務重、標準高、壓力大的情況下,刻苦訓練、奮力拼搏,續(xù)寫新的業(yè)績和榮光。
為了將這壓力轉化為追求卓越、勇爭第一的動力,白天任海龍和戰(zhàn)友們一同在35度以上高溫,負重著20余斤的防彈背心和背囊練操作、練協(xié)同,全流程拉動5次以上是每天的最低標準;夜深人靜時,他又和教練組一起推流程、查資料、復盤研究修改訓練計劃,不斷完善和優(yōu)化訓練流程;為了力求做到每次的指揮精準無誤,任海龍每天都要在滿滿當當?shù)挠柧氈喑榭毡痴b教案,于是,他將每日的睡眠時間壓縮至最多5個小時,凌晨4點,當其他人還在睡夢之中時,任海龍已經(jīng)一字一句地開始背誦教案,在接受考核的那一天,他已經(jīng)將整套流程全面掌握和熟練運用。
“在這12天的集中訓練生活里,我每天都要走3萬多步,我也沒想到自己考核結束后整個人掉了8斤肉!被貞浧鹉嵌稳兆樱魏}堃琅f有著深刻的感觸!盀榱藥椭渌癖M快適應這種生活,我也經(jīng)常給大家講自己在部隊的經(jīng)歷,以此來激勵鼓舞隊員,讓大家能夠始終擰成一股繩,以昂揚的斗志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去參加此次考核!
苦與樂,向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交織的。當?shù)弥约簬ьI的清水縣民兵應急排取得了西部七省市第一的優(yōu)異成績之時,任海龍既激動又驚喜。“聽到這個喜訊,我當時感覺像是做夢,真的是出于意料。”
優(yōu)異成績的取得并非偶然,而是憑借實力實現(xiàn)了領跑。2016年7月在省上組織的崗位練兵比武競賽中,任海龍取得綜合排名第二的好成績,2020年7月在省上組織的民兵比武競賽中榮獲射擊第一名的優(yōu)異成績……一串串榮譽背后,折射的是一名中國民兵對自己的高標準、嚴要求。
在退役之后依舊能夠取得這么多斐然的成績,任海龍?zhí)寡,?年的部隊生活,錘煉了我過硬的軍事素養(yǎng),同時也堅定了自己當時從軍的選擇。離開部隊后,我依舊保持著做事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面臨各種任務時,我首先會樂于接受,再付諸行動,勇往直前,不斷超越自我!比魏}埐粌H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新時代民兵肩負的責任與擔當,也為退役軍人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在清水,還有許多像任海龍一樣的退役軍人,堅守在這方熱土的各個工作崗位上,踐行著“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莊嚴承諾,為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幸福美好新清水奮斗實干,勇毅前行……(清水融媒丁文艷李榕馬成龍)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