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暗草驚風(fēng),將軍夜引弓。平明尋白羽,沒在石棱中!弊x唐代詩人盧綸的《塞下曲》,一位“沒石飲羽” 、武藝高強、英勇善戰(zhàn)的將軍形象,便盤馬彎弓、巍然屹立在我們眼前了。

西漢史學(xué)家司馬遷在《李將軍列傳》中記載曰“廣出獵,見草中石,以為虎而射之中,中(zhòng)石沒鏃(箭頭),視之,石也!9月12日,第五屆中國·天水秦州“李廣杯”國際傳統(tǒng)射箭錦標(biāo)賽古龍城今天水秦州舉行,“李廣杯”國際傳統(tǒng)射箭錦標(biāo)賽就是源于詩中的漢將軍李廣射“虎”之典故,隨著“李廣杯”國際射箭比賽賽事的臨近,讓我們穿過歷史的塵煙,走進這位曠世英雄李廣。

李廣(?-前119年),漢族,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秦安縣)人,中國西漢時期的名將。李廣的祖先是秦王政時李信,曾率軍擊敗燕太子丹。李廣家族世代接受仆射這一官職。(自秦時就有的官職)《晉書·涼武昭王傳》記載了李廣的家世:“武昭王諱暠,字玄盛,小字長生,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人,姓李氏,漢前將軍廣之十六世孫也。廣曾祖仲翔,漢初為將軍,討叛羌于素昌,素昌即狄道也,眾寡不敵,死之。仲翔子伯考奔喪,因葬于狄道之東川,遂家焉,世為西州右姓!睗h文帝十四年(前166)從軍擊匈奴因功為中郎。景帝時,先后任北部邊域七郡太守。武帝即位,召為未央宮衛(wèi)尉。元光六年(前129),任驍騎將軍,領(lǐng)萬余騎出雁門(今山西右玉南)擊匈奴,因眾寡懸殊負傷被俘。匈奴兵將其置臥于兩馬間,李廣佯死,于途中趁隙躍起,奔馬返回。后任右北平郡(治平剛縣,今內(nèi)蒙古寧城西南)太守。匈奴畏服,稱之為飛將軍,數(shù)年不敢來犯。

在武功赫赫的西漢武帝時代,甲士彪炳,將星璀璨,李廣是其中極其耀眼的一個星座。他從文帝十四年(前166年)以“良家子”的身份投身軍旅,到武帝元狩四年(前119年)不幸去世,這位被譽為“飛將軍”的國家干城,在近半個世紀的生命跨度里,輾轉(zhuǎn)出任隴西、北地、上郡、云中、雁門、上谷和右北平等郡太守,長期率領(lǐng)邊疆軍民同北方之?dāng)匙魇馑赖牟。正如史書記載,“與匈奴大小七十余戰(zhàn)”,“自漢擊匈奴而廣未嘗不在其中”。

在此期間,他先后五次參與西漢王朝大規(guī)模反擊匈奴的戰(zhàn)爭,每一次都甘冒斧鉞,沖鋒陷陣,為保衛(wèi)西漢王朝、鞏固國家北部邊疆獻出一生,并建立起不朽的功勛。然而,將軍的人生結(jié)局則令人扼腕:他雖戰(zhàn)功卓著卻不得封侯,他雖殺敵無數(shù)卻自戧身亡。這一幕歷史的悲劇,使后人唏噓不已,以至于一千四百年后的唐代詩人高適還發(fā)出無限浩嘆:“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燕歌行》)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