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天水市博物館工作人員正在對甘肅省文物考古所移交的大地灣文物進行入賬登記。(杜昱欣 攝) |
人民網天水4月12日電 (記者 杜昱欣)近日,甘肅省天水市博物館正在對1530件大地灣文物進行入賬修補工作,將于今年7月向社會免費展出200多件不同時期的大地灣文物,這些文物距今最久的約有7000多年。
據天水市博物館館長李寧民介紹:“這批文物是甘肅省文物考古所近日向天水市博物館移交的,包括石器、陶器、骨器等共1530件,其中珍貴文物有100余件!
位于天水市秦安隴城鎮(zhèn)邵店村的大地灣遺址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是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在該址中發(fā)現(xiàn)了中國最早的旱作農作物標本、中國最早的彩陶、中國文字最早的雛形、中國最早的宮殿式建筑、中國最早的“混凝土”地面、中國最早的繪畫,表明早在7800—8300年前,人類的祖先就在這里繁衍生息,而且農牧經濟相當發(fā)達。
據考證,大地灣遺址大致可分為五期文化:前仰韶文化、仰韶文化早、中、晚期和常山下層文化。其歷史年代從距今8300年一直延續(xù)到距今5000年。其中,距今8300年的一期文化是我國西北地區(qū)迄今為止考古發(fā)現(xiàn)中最早的新石器文化。
天水市旅游局局長王燕向記者介紹道:“大地灣文化是天水的代表文化之一,天水還是‘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誕生地、伏羲文化的發(fā)源地,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座落在天水市區(qū)的伏羲廟,始建于明成化年間,是目前我國規(guī)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紀念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同時,天水現(xiàn)有百年以上古樹228株,古樹數量居全國第二;全市有文物保護單位296處,7條歷史街區(qū)、143處民居院落被列入保護,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文化名城!
(原標題:甘肅天水將展出大地灣珍貴文物 距今超過7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