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講堂第十講“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
將于4月13日開講
為促進伏羲學院教學活動的開展,更好地發(fā)揮“伏羲講堂”的作用,天水市博物館、伏羲學院特邀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博士生導師杜斗城教授于2016年4月13日前來我市作學術報告,誠邀社會各界熱衷于文物、考古及歷史文化研究的朋友們積極參加。
一、時 間
4月13日上午9:00—11:00
二、地 點
天水市博物館研究中心學術報告廳
三、主講人及主題
杜斗城 《絲綢之路上的佛教藝術——從印度到中國》
四、主持人
李寧民 天水市博物館館長、伏羲學院院長
五、組織實施
主辦:天水市博物館 承辦:伏羲學院
六、主講人簡介
杜斗城,當代考古文博與佛教考古研究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全國文物與博物館專業(yè)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MCHM)委員。
杜斗城教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現(xiàn)為蘭州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蘭州大學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學科創(chuàng)建人、帶頭人。杜教授曾歷任考古學及博物館學系主任,文物鑒定與修復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語言文學會理事、甘肅敦煌學會副會長、甘肅省社會學學會副會長、《中國佛學》、《敦煌學輯刊》編委等職務,主要從事考古學、宗教學、敦煌學的教學與研究,迄今已培養(yǎng)研究生60多人。
在科研方面,杜斗城教授成果豐碩,曾主持編纂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考古學通論》、《文物鑒定基礎(上、下)》、《中國書法史略》、《文物法學概論》等。個人著作有《河西佛教史》、《北涼譯經(jīng)論》、《正史佛教資料類編》、《炳靈寺石窟內(nèi)容總錄》、《敦煌本佛說十王經(jīng)校錄研究》、《隴右高僧錄》、《敦煌本五臺山文獻校錄研究》、《賢愚經(jīng)譯注》、《北涼佛教研究》等九部,并在《世界宗教研究》、《歷史研究》、《中華佛學學報》、《蘭州大學學報》、《敦煌學輯刊》、《中國佛學》等權(quán)威刊物發(fā)表論文50余篇。
請參加講座的各界朋友們從天水市博物館大門(伏羲廟后大門)憑身份證領票進入,提前15分鐘到場入座,講座開始后請將手機調(diào)至靜音或關閉狀態(tài),禁止接打電話、隨意出入。
聯(lián)系電話:0938---8367160 聯(lián)系人:胡老師
天水市博物館 伏羲學院
2016年4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