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水是農業(yè)的命脈、國民經濟的基礎,改善民生的支撐。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工作,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各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我縣水利工程建設不僅促進了全縣城鄉(xiāng)防洪安全、農業(yè)產業(yè)化發(fā)展,而且有力的促進了和諧武山、生態(tài)武山、人文武山、富裕武山的建設進程。
為了全方位展示近年來我縣水利建設的豐碩成果,近日,武山縣政府網站、天水電視臺駐武山記者站、武山縣電視臺強強聯(lián)合,深入全縣水利重點工程建設現(xiàn)場,多角度呈現(xiàn)水利建設場面。本網站將從即日起推出【興水利•促民生】系列報道。
【興水利•促民生】
武山:兩年內將基本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

群眾喝上了干凈水
根據(jù)國家農村飲水安全標準及省水利廳核查數(shù)據(jù),目前武山縣還有16.84萬農村居民存在飲水不安全問題。按照省水利廳關于“該縣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實施方案批復,武山縣將投入項目資金16087萬元,用兩年時間攻堅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力爭讓所有農村居民都能喝上干凈水。

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蓄水池
2013年7月,武山縣被列入全省利用國開行貸款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七個試點縣之一,計劃在2013至2015年投資16087萬元,建設飲水工程24處,全面解決農村飲水不安全問題。已經開工建設的西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南部擴網工程、咀頭擴網工程、洛門北山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西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年內將解決9鄉(xiāng)鎮(zhèn)77個行政村15102戶67964名農村居民飲水不安全問題。

自來水通進了農戶家
近年來,通過人飲解困和農村飲水安全項目,武山縣川道地區(qū)以及水源、建設條件較好的區(qū)域已建成飲水工程16處,解決了全縣14個鄉(xiāng)鎮(zhèn)223個行政村45391戶20.4萬農村居民和90所學校22236師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當前實施的西北部、南部、咀頭擴網等5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和將要開工建設的鴛鴦費家山、榆盤片區(qū)等19處飲水工程,大多地形地貌復雜、水源偏遠、凈水工藝復雜,輸配水管線長且實施難度大,實施的工程已打破地域界限,遠距離、跨鄉(xiāng)鎮(zhèn)引水,面臨的是難啃的“硬骨頭”。

技術人員正在對水廠設備進行調試

為了全面實施好這一民生工程,武山縣委、縣政府把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細化目標任務,超前謀劃,精心安排推進項目建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各項工作,深入基層一線,指導建設與管理工作,研究解決工程建設中的重大問題?h水務局按照“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先急后緩、穩(wěn)步推進”的原則,在水源有保證、人口相對集中、經濟條件較好的地方,采取規(guī)模建設、集中連片、整鄉(xiāng)推進的辦法,力求工程的效益最大化、城鄉(xiāng)飲水一體化。在干旱山區(qū)采取新建高揚程大型泵站,跨流域、跨鄉(xiāng)鎮(zhèn)供水的辦法全面解決飲水不安全問題。在施工中,堅持“四制、五關”,即:嚴格落實項目法人制、招標投標制、合同管理制和工程監(jiān)理制,嚴把規(guī)劃設計關、材料質量關、施工質量關、項目驗收關、財務報賬關,安排工程師包項目、駐工地、現(xiàn)場指揮,對施工中出現(xiàn)的技術難題,就地研究,就地消化,緊抓工程質量不放松。

正在建設的西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位于漳河流域高樓鄉(xiāng)境內的西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項目區(qū)涉及高樓、鴛鴦、樺林3鄉(xiāng)鎮(zhèn)29村5612戶25263農村人口和區(qū)域內13所中小學校6396名師生的飲水不安全問題。工程在漳河一級階地上開挖大口井,建設水源工程,經凈化消毒處理后,借助動力,采用泵站揚水方式分別送水至揚程450米馬跛梁、600米揚程的秦灣梁高位水池,通過管網自流供水至各村,再經村級管網配水到用戶。


西南部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組成部分——水源截流工程
目前在建的5處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水廠、水源等主體工程已基本建成,已鋪設各類輸水管線690公里,新建水源截流工程1座,水源井7眼,建成蓄水池10座,調蓄池59座,完成了56個村10650戶管網入戶工作。其中西北部工程區(qū)秦灣、柴坪、南部擴網工程大莊等村進行試運行通水,年內將新增飲水安全人口6.8萬人。(周維平)


技術人員正在對水質進行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