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王存維的小摩托車又發(fā)動了。他要去給一個病人復診。“對不起,馬上就回來了!蓖醮婢S回頭靦腆地朝記者說。
41歲的王存維一點也不顯老。面對記者他總是低頭不說話,看見村民他的臉上就泛起了笑容,顯露出大度與寬厚的神情。甘肅省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鹿鄉(xiāng)堡梁村,這是王存維的家鄉(xiāng),村子不大,但居住分散,他已在這里行醫(yī)25個春秋,平均每天要走30里路。整個馬鹿鄉(xiāng)沒有人不知道王存維的診所在哪里。
王存維的父親就是一名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工作者,曾在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擔任院長多年。從小喜歡跟隨父親左右的王存維,逐漸了解了自己的家鄉(xiāng),這里山大溝深、高寒陰濕、交通不便,農民生活十分困難,看病難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xiàn)象很突出,地方病嚴重。
1982年,王存維高中畢業(yè),開始隨父學醫(yī)。他白天跟隨父親上門為村民治病,學習父親豐富的臨床經驗,晚上潛心研讀業(yè)務書籍,書寫學習筆記和心得體會。逐漸掌握了中西醫(yī)理論基礎和臨床實踐技能!爱敃r就是想當個大夫,想讓這里的人不再為生病沒法治而發(fā)愁!蓖醮婢S靦腆地笑著說。后來,父親去世,王存維開始請教附近有名氣的其他醫(yī)生,并主動到縣衛(wèi)校參加培訓。“從去年開始,我參加了‘鄉(xiāng)村醫(yī)生中專學歷遠程教育’,結業(yè)后就可以考醫(yī)師從業(yè)證了。這會讓我學到更多的知識,看村里人的病我也就更自信。”面對未來,王存維躊躇滿志。
“為方便群眾治病,堅持每天24小時開診,無論天氣怎樣,只要群眾需要,他總是有求必應,隨到隨醫(yī);對重病臥床、行動不便的老人他主動上門診治;對待每位病人都盡心盡責,無論貧富,一視同仁;對于部分村民,先記賬進行看病治療,等村民有了錢后再結清,堅持有錢沒錢一樣看病……這樣的作風在王存維這里體現(xiàn)的尤為生動!睆埣掖ɑ刈遄灾慰h衛(wèi)生局局長王存珠忍不住說了這樣一段話。
行醫(yī)25年,王存維給村民看病抓藥,一副藥從來沒有超過三塊錢。堡梁村村民大多患有風濕,王存維研究配制各種中草藥,讓村民能夠有能力去治療。作為本地人,王存維對每一戶的情況都十分熟悉,這為他落實預防保健工作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同時也給他帶來十分艱巨的任務。他還通過多種途徑宣傳各種衛(wèi)生知識以及相關政策,如今,馬鹿鄉(xiāng)農民參加新農合的比例達到了100%,堡梁村五苗全程接種率達到98.24%。
1997年,村民陳生茂的母親腦中風導致偏癱。從那一天開始,王存維在近十年的時間里上門服務至今,從未間斷,并且免去各種費用1200多元。2004年,村民郭建平患肝癌,門靜脈大出血,因為郭家特別困難,王存維自掏腰包雇車送往天水市407醫(yī)院救治,陪護5個晝夜,資助醫(yī)療費300多元……這樣的事例舉不勝舉。
“沒有啥,能干的就多干點。我家房子還是村里人一手給我蓋起來的呢!”王存維又不好意思了。其實,村衛(wèi)生所就在他家。村民們一聽說王存維要重新蓋房子,一下就來了100多人,房子很快就蓋了起來,有些人連一頓飯都沒在他家吃過!扒匪奶嗔,我們只有力所能及地干點活!贝迕耜惿f。
2006年,王存維被衛(wèi)生部評為全國優(yōu)秀鄉(xiāng)村醫(yī)生。今年1月8日,王存維受到國務院副總理吳儀的親切接見。“王大夫走的時候,我們都驕傲著呢;貋砗笪覀兘o他恭喜去了,他還是沒變樣。陳生茂高興地說。
“我們從心底里喜歡他、敬重他。他在我們這說話是頂用的。是跟我們貼著心的人!”村民們如是說。